时间:2022-12-10 13:26:28 | 浏览:2634
券商从业人员利用他人账号、亲属账户违规炒股,被“没一罚一”,罚没金额高达1.09亿元,罚没款力度为各地证监局之最。这是上海证监局今年的一大处罚案例。
据第一财经了解,今年以来,上海证监局已作出23件行政处罚决定,涉及6起证券基金相关行业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包括1件内幕交易案、2件从业人员违法买卖股票案或私下接受客户委托、3件公募基金相关违法违规案。
具体而言,受处罚的从业人员涉及不同类型的中介机构,证券、基金、会计师事务所均有涉及,被查处的违法违规行为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包括泄露内幕信息、利用他人账号/亲属账户违规炒股、虚假披露基金产品净值等多种类型。
业内人士认为,从上海证监局近期处罚的多起典型案例可以看出,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证券基金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执法力度,并呈现出全覆盖执法、全链条追责、全力度打击等特征。
券商人员违规炒股被罚上亿元
从业人员禁止炒股是证券公司的红线。
上海证监局今年6月作出的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刘某曾担任上海某证券公司研究员、投资经理、权益投资部副总监(主持工作),在2013年至2020年期间,其先后利用“秦某珍”“毛某东”等5个账户持有、买卖股票,通过其个人使用的电脑和手机委托下单超过2万笔,占总委托下单笔数的89%,累计交易金额近147亿元,盈利超过5400万元。
上海证监局认为,刘某的行为违反了新《证券法》关于禁止从业人员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的规定,责令刘某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股票,并处以“没一罚一”的处罚,合计罚没金额高达1.09亿元。
此案也成为上海证监局首次适用新《证券法》,对证券从业人员违法买卖股票行为进行处罚,且处罚力度为各地证监局最高罚没款。另据第一财经了解,在纪检监察机关对刘某的处理及司法机关对刘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犯罪行为惩处过程中,上海证监局也进行了配合,形成立体化打击合力。
除了券商从业人员利用他人账号、亲属账户违规炒股之外,券商从业人员利用个人电脑,操作客户证券账户买卖证券,即使未获取收益分成或报酬,也属于违规行为。
林某锋担任某证券公司营业部客户经理时,私下接受四名客户委托,使用其个人所有的电脑,操作客户证券账户买卖证券,未获取收益分成或报酬,被处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20万元罚款。
内幕交易也一直是监管部门严厉打击的违法违规行为之一。
例如,2020年,身为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经办人员,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秦某在该上市公司资产重整项目的关键时间节点,将履行工作职责时知悉的内幕信息泄露给两名亲属,后者利用此内幕信息进行股票交易。行政处罚决定显示,秦某被处以50万元罚款,两名亲属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50万元罚款。
伪造基金产品净值被罚
规范基金从业人员证券投资行为,也是上海证监局持续关注的重点监管工作。
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期间,基金从业人员齐某控制并使用亲属“田某”的证券账户进行证券投资,但他事先未向所任职的基金管理公司申报。
齐某的行为违反了《证券投资基金法》第十七条第一款“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其本人、配偶、利害关系人进行证券投资,应当事先向基金管理人申报,并不得与基金份额持有人发生利益冲突”的规定。上海证监局依据相关规定,对齐某责令改正,并处以10万元罚款。
上海证监局今年处罚的从业人员违法违规案例,还出现了虚假披露基金产品净值这一新类型。今年8月,因涉及披露虚假信息、未按照合同约定披露定期报告两大严重违规,上海某公募基金公司投资银行部员工韩某被给予警告且均处以3万元罚款。
此案发生于2018年10月26日至2019年9月30日期间,韩某作为资产管理计划的客户联系人,负责该产品的信息披露工作。但伪造产品净值、持仓等信息并将载有虚假信息的40份运作报告披露向投资者提供,造成公司披露虚假信息,情节严重。
处罚决定指出,该公募基金公司向投资者披露虚假信息,情节严重,构成《私募资管办法》第八十条第七项“未按照规定向投资者披露资产管理计划信息”的违法行为。韩某为上述违法行为的直接责任人员。上海证监局决定对韩某等两名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各处3万元罚款。
对于下一步,上海证监局表示,将持续加强上海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从业人员管理,通过以案说法、专题学习培训、加大惩戒力度等各种方式,压实证券经营机构合规责任,合理区分各类市场主体和不同岗位人员的职责,切实提升从业人员合规守法意识,维护资本市场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推动形成崇法守信的良好市场生态。
券商从业人员利用他人账号、亲属账户违规炒股,被“没一罚一”,罚没金额高达1.09亿元,罚没款力度为各地证监局之最。这是上海证监局今年的一大处罚案例。据第一财经了解,今年以来,上海证监局已作出23件行政处罚决定,涉及6起证券基金相关行业从业人
6月30日,资本邦了解到,尽管距离2022年上半年落幕仅剩一天,但由于6月30日当天A股无首发上市企业,券商上半年投行业务收成情况实际已经明确。Choice统计显示,2022年上半年,沪深两市共计148家企业实现首发,虽然数量低于2021年
随着2022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业绩报告披露完毕,各大上市券商上半年经营业绩也随之揭晓。Choice数据显示,上半年,41家上市券商共实现营业收入2475.30亿元,相比2021年同期的3064.81亿元下降19.23%;实现归母净利润713.
财联社(上海,记者 刘超凤)讯,截至1月21日,已有至少13家券商发布了2021年度业绩预报。据财联社记者统计,这些券商平均实现营收增幅23.77%,实现净利增幅35.46%。其中,三家券商去年净赚超过百亿,分别是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招商证
每经记者:聂虹 每经编辑:叶峰常年位于行业规模前三的博时基金,今年年中依然保持了三甲地位。Wind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在剔除货币和理财基金后,博时基金规模达到2736亿元,较年初增长264亿元,排名第三。随着二季报披露完毕,博时基金二季
云浮市电脑租赁,租电脑和买电脑有啥不同?1、价格不同众所周知,一台电脑最便宜也要3千多一台,配置稍微好点的,也需要五千多一台。如果企业需要购买一批电脑,最少也需要十几万。对于小微企业或者创业公司来说,这无疑对企业造成了一定的资金压力。但是电
首先声明一下,本文所针对自己买配件组装和买整机的问题都是指大的方面,不要以偏概全。 下面先来说说自己买配件装机的问题: 总体来说,网上自己买电脑配件是要比买整机更划算。说实话,我作为经销商,个别配件的拿货价格都比人家高。 此时可能就有人会
2021年是资本市场的改革大年,北交所成立并开门迎客、深交所合并主板与中小板等重大改革都在这一年深化、落地,作为政策的重要受益方,券商在这一年获益如何?在2022年第三周,25家券商交出了“成绩单”,这里有答案……1月5日,券商龙头中信证券
财联社8月24日讯(记者 吴昊)就在上市券商陆续披露半年报的同时,中证协也公布了上半年行业的整体经营情况,总体勾勒出一个“寒气逼人”的上半年:包括营收、净利、盈利券商数量等多项指标不但下滑明显,且还创下近三年新低。根据8月23日中证协披露的
截至8月30日,48家上市券商2022年半年报全部披露完毕。根据Wind数据,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排名前十的券商分别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中国银河、华泰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广发证券、中金公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营业收入都超过了百
意料之中的,2021年对证券公司来说又是个大年。截至1月25日晚间,至少已有26家券商预告了2021年度业绩,其中仅有5家净利润同比下降,也即是说超过80%的券商业绩同比增加,甚至有4家券商净利润有望翻倍。不过也有一家证券公司不仅净利润同比
本报记者 周尚伃在三季度高波动的市场特征下,或受自营业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券商的业绩分化也正在加剧。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截至目前,41家A股上市券商中,已有华林证券、招商证券、东北证券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正式出炉,浙商证券、方正证券、国元证
金融界1月14日消息,券商股今日午后跌幅再度扩大,“券茅”中信证券跌逾4%,国联证券、兴业证券、湘财证券跌逾4%,板块内仅国盛金控飘红。截至14:00,市场人气风向标券商ETF(512000)跌2.3%,成交8.6亿元。盘中买盘踊跃溢价维持
本报记者 周尚伃年内券商股走势两极分化,跌宕起伏,为各类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部分投资者逢高套现、落袋为安,导致券商重要股东的减持较为频繁。今年以来,已有8家上市券商被重要股东抛出13份减持计划。对于券商重要股东频抛减持计划,川财证券首席经
8月5日晚间,越秀金控公告,公司或控股/全资子公司拟使用不超过23亿港币或等值人民币,进一步增持中信证券股份。今年以来,券商股整体表现不佳,但7月以来,包括中信证券、中原证券、华泰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在内的5家上市券商H股相继获得大股东